#%捷運逍遙遊—臺北湖考察趣

  • 講師名稱:林明志
  • 講師經歷:林明志-筆名伊克|伊克堡永續講堂主持人、臺北湖師資群召集人、臺北市社大教師(國家公園之美與生態旅遊、流域永續地方學PPGIS等課程)。簡歷|台灣零碳協會監事、台灣地方學研究發展學會理事、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理監事
  • 共同講師名稱:陳宣靜
  • 共同講師經歷:世新大學公共管理顧問中心專題研究員‧ 臺灣環境資訊協會 常務監事‧ 環境信託委員會(籌備處) 召集人‧ 北市政府 廉正志工顧問 ‧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 顧問‧ 臺北市政府民政局 評核委員‧ 行政院青輔會青年志工行動網 主持人‧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地方學GIS研究員

課程影片:

資訊 說明
課程編號 243231
學期 113年 秋季班
招生狀態 招生中
優惠類別 推廣課程-學分費5折
新開課程
開課日期 2024.9.5
上課日期 星期四
上課地點 內湖高工
上課時間 19:00 - 21:40
學程歸屬 生態環境
課程類別 自然科學
課程理念 臺北人不可不知臺北湖!邀您拾起臺北學之鑰,透過捷運輕簡進出,倘佯臺北學時光漫步微旅行; 在追求「健康」與「永續」的同時,一起關懷考察臺北湖流域之「氣候災難」與「生態復原」; 以流域動態地方學取向,解讀土地之自然暨人文脈絡; 從故事、生活到願景,協力大臺北市民發現「大臺北價值」,進而「前瞻大臺北」。
課程目標 ㈠透過「氣候災難預演」覺醒「暖化之海面上升」之考察與反思。 ㈡透過「生態原民預演」覺醒「開發之水泥擴張」之考察與反思。
教學方式 ◎室內課19:00-21:40(開學週1次專題教學,實施開學式,發佈行事曆,請備便line加入班級群組) ◎戶外課09:00-15:00(8次單日校外教學,約每2週1次)
成績評量 到課率、口頭對話
選課要求
推薦書目
招生限額 28名
學分 3
學費 學分費3000元。(凡影印講義或推薦參考書,請由班代表於班內自行決議辦理)
其他費用 報名費:若於優惠期報名免收,若於優惠期後每學期收取一次200元.學員證費:未曾於內湖社大上過課程之新生收取100元.學員團體意外保險費:春、秋季班200元、寒暑期班100元
材料費用 影印費等雜項班費約200~300。
線上報名連結 點擊連結
課程符合下列永續發展目標
  • SDGs04優質教育
  • 每週上課內容

    週次 課程主題 上課內容
    第 1 週 臺北學時光鑰匙—臺北湖觀點 (開學式/發佈行事曆) 簡介本期臺北學專題、臺北湖多樣面貌。認識動態地方學與微旅行,從永續地方學各面向,再現地方價值。
    第 2 週 尋回後臺北湖生命網—新陂尾 (單日校外教學) 新陂尾,位於內湖。隨著治水生態化進展,逐步復原生態尋回後臺北湖生命網,成為臺北首座蜻蜓主題公園。
    第 3 週 尋回後臺北湖生命網—新陂尾 (單日校外教學) 新陂尾,位於內湖。隨著治水生態化進展,逐步復原生態尋回後臺北湖生命網,成為臺北首座蜻蜓主題公園。
    第 4 週 尋回後臺北湖綠手指—文山森林公園 (單日校外教學) 文山森林公園,位於文山。2023年甫開幕,透過生態檢核機制確保原生物棲境及廊道,發揮都市之肺碳匯機能。
    第 5 週 尋回後臺北湖綠手指—文山森林公園 (單日校外教學) 文山森林公園,位於文山。2023年甫開幕,透過生態檢核機制確保原生物棲境及廊道,發揮都市之肺碳匯機能。
    第 6 週 臺北大湖津渡—後港墘 (單日校外教學) 後港墘,位於士林。社子島東側的後港墘,昔多以扒蜆為生,隔雞籠河與士林街對渡,現已填河截彎取直。
    第 7 週 臺北大湖津渡—後港墘 (單日校外教學) 後港墘,位於士林。社子島東側的後港墘,昔多以扒蜆為生,隔雞籠河與士林街對渡,現已填河截彎取直。
    第 8 週 臺北大湖肇因—山腳斷層在樹林 (單日校外教學) 1694年,一場大地震,原住民驚恐遷走,地表陷落形成大湖。山腳斷層,是否為康熙臺北湖成因?有待考證。
    第 9 週 現代公民學程週 本週課程暫停,另行安排公民講座、可自由選讀(未選修者視為缺席一次)
    第 10 週 臺北大湖肇因—山腳斷層在樹林 (單日校外教學) 1694年,一場大地震,原住民驚恐遷走,地表陷落形成大湖。山腳斷層,是否為康熙臺北湖成因?有待考證。
    第 11 週 警醒水泥臺北湖坍陷—雙連陂 (單日校外教學) 雙連陂,中山大同交界。得名於兩個「人」字形相連的狹長湖泊,歷經填塞開發,但屬土壤液化高潛勢區。
    第 12 週 警醒水泥臺北湖坍陷—雙連陂 (單日校外教學) 雙連陂,中山大同交界。得名於兩個「人」字形相連的狹長湖泊,歷經填塞開發,但屬土壤液化高潛勢區。
    第 13 週 尋回後臺北湖藍手指—潭墘溝 (單日校外教學) 潭墘溝,中和永和交界。今稱瓦磘溝,昔有雙叉港,更以「潭墘甘泉」位列中和八景,歷經整治漸獲生機。
    第 14 週 尋回後臺北湖藍手指—潭墘溝 (單日校外教學) 潭墘溝,中和永和交界。今稱瓦磘溝,昔有雙叉港,更以「潭墘甘泉」位列中和八景,歷經整治漸獲生機。
    第 15 週 再現後臺北湖生態風景—鸕鶿千翔 (單日校外教學) 鸕鶿千翔,基隆河歷經污染整治,魚群逐漸增長,吸引成千鸕鶿覓食,而「追鸕鶿」成為很熱鬧的公民科學。
    第 16 週 再現後臺北湖生態風景—鸕鶿千翔 (單日校外教學) 鸕鶿千翔,基隆河歷經污染整治,魚群逐漸增長,吸引成千鸕鶿覓食,而「追鸕鶿」成為很熱鬧的公民科學。
    第 17 週 後臺北大湖河港—港墘 (單日校外教學) 港墘,位於內湖。因著後康熙臺北湖演替,在雞籠河曲流頂成為水運樞紐,為截彎取直填河所僅存曲流原貌。
    第 18 週 後臺北大湖河港—港墘 (單日校外教學) 港墘,位於內湖。因著後康熙臺北湖演替,在雞籠河曲流頂成為水運樞紐,為截彎取直填河所僅存曲流原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