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 1 週 |
臺北學時光鑰匙—臺北湖觀點
(開學式/發佈行事曆) |
簡介本期臺北學專題、臺北湖多樣面貌。認識動態地方學與微旅行,從永續地方學各面向,再現地方價值。 |
第 2 週 |
尋回後臺北湖生命網—新陂尾
(單日校外教學) |
新陂尾,位於內湖。隨著治水生態化進展,逐步復原生態尋回後臺北湖生命網,成為臺北首座蜻蜓主題公園。 |
第 3 週 |
尋回後臺北湖生命網—新陂尾
(單日校外教學) |
新陂尾,位於內湖。隨著治水生態化進展,逐步復原生態尋回後臺北湖生命網,成為臺北首座蜻蜓主題公園。 |
第 4 週 |
尋回後臺北湖綠手指—文山森林公園
(單日校外教學) |
文山森林公園,位於文山。2023年甫開幕,透過生態檢核機制確保原生物棲境及廊道,發揮都市之肺碳匯機能。 |
第 5 週 |
尋回後臺北湖綠手指—文山森林公園
(單日校外教學) |
文山森林公園,位於文山。2023年甫開幕,透過生態檢核機制確保原生物棲境及廊道,發揮都市之肺碳匯機能。 |
第 6 週 |
臺北大湖津渡—後港墘
(單日校外教學) |
後港墘,位於士林。社子島東側的後港墘,昔多以扒蜆為生,隔雞籠河與士林街對渡,現已填河截彎取直。 |
第 7 週 |
臺北大湖津渡—後港墘
(單日校外教學) |
後港墘,位於士林。社子島東側的後港墘,昔多以扒蜆為生,隔雞籠河與士林街對渡,現已填河截彎取直。 |
第 8 週 |
臺北大湖肇因—山腳斷層在樹林
(單日校外教學) |
1694年,一場大地震,原住民驚恐遷走,地表陷落形成大湖。山腳斷層,是否為康熙臺北湖成因?有待考證。 |
第 9 週 |
現代公民學程週 |
本週課程暫停,另行安排公民講座、可自由選讀(未選修者視為缺席一次) |
第 10 週 |
臺北大湖肇因—山腳斷層在樹林
(單日校外教學) |
1694年,一場大地震,原住民驚恐遷走,地表陷落形成大湖。山腳斷層,是否為康熙臺北湖成因?有待考證。 |
第 11 週 |
警醒水泥臺北湖坍陷—雙連陂
(單日校外教學) |
雙連陂,中山大同交界。得名於兩個「人」字形相連的狹長湖泊,歷經填塞開發,但屬土壤液化高潛勢區。 |
第 12 週 |
警醒水泥臺北湖坍陷—雙連陂
(單日校外教學) |
雙連陂,中山大同交界。得名於兩個「人」字形相連的狹長湖泊,歷經填塞開發,但屬土壤液化高潛勢區。 |
第 13 週 |
尋回後臺北湖藍手指—潭墘溝
(單日校外教學) |
潭墘溝,中和永和交界。今稱瓦磘溝,昔有雙叉港,更以「潭墘甘泉」位列中和八景,歷經整治漸獲生機。 |
第 14 週 |
尋回後臺北湖藍手指—潭墘溝
(單日校外教學) |
潭墘溝,中和永和交界。今稱瓦磘溝,昔有雙叉港,更以「潭墘甘泉」位列中和八景,歷經整治漸獲生機。 |
第 15 週 |
再現後臺北湖生態風景—鸕鶿千翔
(單日校外教學) |
鸕鶿千翔,基隆河歷經污染整治,魚群逐漸增長,吸引成千鸕鶿覓食,而「追鸕鶿」成為很熱鬧的公民科學。 |
第 16 週 |
再現後臺北湖生態風景—鸕鶿千翔
(單日校外教學) |
鸕鶿千翔,基隆河歷經污染整治,魚群逐漸增長,吸引成千鸕鶿覓食,而「追鸕鶿」成為很熱鬧的公民科學。 |
第 17 週 |
後臺北大湖河港—港墘
(單日校外教學) |
港墘,位於內湖。因著後康熙臺北湖演替,在雞籠河曲流頂成為水運樞紐,為截彎取直填河所僅存曲流原貌。 |
第 18 週 |
後臺北大湖河港—港墘
(單日校外教學) |
港墘,位於內湖。因著後康熙臺北湖演替,在雞籠河曲流頂成為水運樞紐,為截彎取直填河所僅存曲流原貌。 |